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我的南洋理工求学和就业的过程-王薪茹

供稿:王薪茹    责任编辑:    时间:2025-09-29    阅读:

我通过个人申请于20248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就读硕士,并于20257月顺利毕业。就在新加坡学习和就业的情况给大家进行一个报告,希望对今后类似情况读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学院: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专业:electronics


1、新加坡学制是1-3年内完成10门课or8门课+一篇论文,大部分人选择一年或者一点五年。


2、选不选论文:我认为要目标导向,一个是看就业方向,另一个是看时间规划。

毕业导向方面:如果要读博,一定得选论文,如果要就业,需要分情况,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就三类,一是央企国企体制内,二是大厂,三是外企。如果去大厂和外企,可以不选择论文,论文主要起到帮助灵活毕业的作用(因为纯课有固定的毕业时间,考完试出成绩就毕业了,但是论文是什么时候提交什么时候毕业,完全取决于自己,就有灵活的时间补充实习经历和保留应届生身份,意味着可以慢慢找工作找到后提交论文毕业),如果是央国企,有看到有的央国企还是喜欢有论文的,还有就是国家电网是需要境外学习365天的,所以至少得1.5年(因为1年实际是8月到次年6月,不够365天),其他央国企可以自己具体查一下咨询一下。

个人认为如果读一年可以十门课速通,比较轻松还可以重点放在找工作上,如果一年半,可以选论文,时间灵活。




网上搜索到有的同学选论文的其他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在国内硕士培养体系中,毕业论文是毕业的必要环节,用人单位(尤其是国企)普遍默认应聘者具有完整的毕业设计经历。因此,在面试过程中,对专业能力的考察常会围绕毕业论文展开。从这个角度看,完成一篇合格的论文具有必要性。

2)在职业变动时,尤其是计划转向国企等体制内单位,往往需要填写与论文或研究成果相关的材料。因此,论文经历在后续求职中仍可能被关注。

3)如果缺乏项目经历,通常需依靠实习弥补。然而,现在新加坡的实习环境对EEE专业的国际学生并不乐观——主要受当地外国人员配额政策影响,加上中国学生人数众多,实际实习机会非常有限。身边同学中能在本地找到实习的寥寥无几,如果希望实习,只能考虑利用暑假回国进行。这也意味着需将学制延长至一年半。

4)选择完成论文也是一次自我探索的过程,特别适合尚未明确发展方向、处于迷茫期的同学。不妨以开放心态面对这一过程,为自己保留更多可能性。


论文的难度适中,可通过向学长学姐汲取经验、或在导师(或课题组博士生)的指导下推进。只要态度认真、投入足够时间,基本都能顺利毕业。


3、关于学习时长:一年、一年半或两年?

毕业时间说明:

若在秋季(8月)入学,最早可于次年6月毕业。若仅修读课程,可选择在6月或次年1月这两个固定时间毕业,只要在三年内完成学业即可。学习时长可灵活安排(学费总额不变,但每学期需缴纳学杂费,且住宿与生活开销也不少)。如选择完成论文,则可自由确定毕业时间(毕业证书日期一般为提交论文后的第三个月)。


一年毕业(次年6月快速完成)

适合:

- 已有明确职业规划,例如计划进入国企或已有丰富实习经历、仅需硕士学位作为转行“敲门砖”。

- 已有明确升学计划,并在入学初期套磁已顺利获得博士项目口头offer

若计划进入国企,建议选择完成论文;若目标为进入大厂,则可仅修读课程。


一年半或以上毕业

适合以下情况:

1)认为一年学制过于紧凑(8月入学,次年6月毕业,期间仅有一个月寒假及每学期约一周的短暂假期),希望有更充裕的时间适应环境、准备求职、完成论文,或尚未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同学。延长学习时间可提供更多思考与探索的空间,有助于在经历与认知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调整并确认职业或学术方向,同时为实现目标做好充分准备。

2)需要积累更多实习经历的同学。

3)希望充分享受校园生活、自由学习、拓展视野,并有充足时间旅行体验的同学。

4)计划担任研究助理(RA),以此为攻读博士做准备的同学。

5)倾向于以更从容、轻松的方式度过研究生阶段的同学。


个人认为可以边走边看,硕士有一次更改学习选项的机会,可以第一学期选五门课,然后秋招,如果找到工作了,第二学期选剩下的五门速通毕业,如果没找到,第二学期更改为论文选项,选论文和剩下的三门课,利用三个月的暑假和第三个学期的闲暇时间补充实习在参加一次秋招和春招。


4、北京落户需要在境外待满365天(强制要求),上海落户境外待满180天。

这个天数计算,出入境管理局只看在本国的出入境记录,今年改成按照毕业证时间,所以一年毕业通常不够365天在北京落户的条件。


5、求职思路

自信面试,注意形象。

多看面经:包括但不限于牛客,小红书,脉脉,知乎。


6、国企与私企的选择

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议题,因为不同类型国企之间的差异可能非常显著,私企也存在规模、性质与平台上的明显区分。


EEE专业可考虑的国企方向包括:电信运营商、科研院所、国有银行科技岗或管理培训生、政策性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烟草系统信息化管理岗位、保险公司(如人寿)的软件开发部门等。


主要考虑:

1)稳定性(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虽然国企常被视为稳定的选择,但实际上也存在裁员情况(可能发生在子公司层面),因此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不要宽泛地觉得央国企就一定稳定。

2)工作与生活平衡(因单位而异)

这一点同样不具有普遍性。以西安为例,部分国企如618”、“631”单位加班情况比较常见。像烟草这种比较好且轻松的公司进入门槛又比较高。因此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选择,持续努力仍是必要的。

3)薪酬待遇(相对体制内可能较高,但也需具体分析)

以西安为例,国企中年薪能达到20万以上的岗位主要集中在少数头部研究所。但近年来部分单位存在降薪趋势,且劳动合同有时仅能保障首年收入,后续情况存在变数,需要综合权衡。


所以在职业选择时,要结合个人对稳定、薪酬、成长空间、兴趣匹配及工作生活平衡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进行系统评估。可参考层次分析法(AHP)等工具,对各维度进行量化评分,从而明确自己最核心的职业诉求。


7、新加坡的学校每节课都有回放,图书馆还有往年例题,如果不读博的话,可以重点关注到找工作上面,刷题,积累面试经验,琢磨人生方向,选择公司,积累实习经验等。


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在今年3月拿到华为的offer啦,真的非常感激谢老师!今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海外找工作信息也很阻塞,没有招聘会内推之类的渠道,投了很多简历但是回音不多。谢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不仅把我拉进群里能看到每天及时更新的岗位信息,而且在知道华为有海外投递渠道后专门来告知我,多亏谢老师的及时告知,才有这个机会拿到华为的offer!万分感激!